太平溝景點 太平溝景區
1. 太平溝景區
鹿邑景區有
1、太清宮
1986年太清宮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清宮位于鹿邑縣城東十里的太清宮鎮,太清宮鎮舊名厲鄉曲仁里,是我國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創始人老子的誕生地。據史志記載,東漢延熹八年(西元165年),桓帝劉志派中常侍管霸前來創建,始名老子廟。唐朝創始人李淵追認老子為始祖,以老子廟為太廟,起建宮闕殿宇,唐開元三十年(742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極宮"為太清宮延續至今。自"靖康之亂"后,太清宮屢遭破壞,后又數度廛修?,F存建筑為明清所建。
2、老子故里旅游區 4A景區
老子故里旅游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景區是以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世界著名歷史文化名人老子的誕生與成長以及后人對其祭祀活動所遺留文物古跡為主體,配以周圍其他著名的歷史遺跡人文景觀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也是一個集歷史文化、自然風情、休閑養生為一體的綜合旅游區。景區內主要有太清宮、老君臺、老子牧牛場遺址、九步井、洞霄宮等旅游景點。
3、鹿邑太清宮遺址 文物保護單位
鹿邑太清宮遺址,為老子的誕生地,包括東漢至金、元時期歷代皇家祭祀老子的諸多遺跡的大型遺址群。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建,位于河南省鹿邑縣城東5公里處的太清宮鎮,分別由前宮、后宮、隱山龍山文化遺址三部分組成,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當地文物部門對太清宮遺址進行發掘,發現太清宮周圍35萬平方米的范圍內大面積的建筑基址?,F為今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河南鹿邑惠濟河國家濕地公園 國家濕地公園
河南鹿邑惠濟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河南省鹿邑縣城東北方向,公園呈西北-東南走向,西北起孔樓渡口鹿邑縣與柘城縣交界處,東南至梅新莊鹿邑縣與安徽亳州市交界處,東西跨度9.74公里,主要包括惠濟河河道及其支流太平溝、明凈溝的部分河段,有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3種濕地類型,規劃總面積425.76公頃,其中濕地面積309.34公頃,濕地率72.66%。鹿邑惠濟河國家濕地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其中,植物102科287屬471種,脊椎動物32目76科243種。
2. 太平溝風景區門票多少錢
不需要門票的,古鎮位于臨安市的南面,因河多橋多而得名?!疤撇磺甑刎灮蘸颊阃?,首鎮兩百里水通富春錢塘”,河橋古鎮自古繁華。
1200多年前,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時,汪姓人家為避戰亂,從安徽出發,攜老扶幼千里輾轉流落到了昌化。發現此地高山環繞,水土肥美,山川秀麗,一片祥和之景,遂決定在此繁衍生息,就此揭開了河橋千年歷史的開端。
河橋古鎮依托的柳溪江,是徽杭古道的水上延伸,河橋歷史上曾二度繁榮。依托 三江水口,因河而興,因商發達,更有“小上海 ”美譽。河橋因商而聚,因商而散,自古就是“百姓百行百店百匠”匯作之地。雖名聲顯赫的大戶不多,但留下了豐富的民俗民風,農事家習,成為臨安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寶藏。包括浙西抗戰紀念館、河橋農博民俗館、青樓文化館等文化場館等風韻獨特。
河橋古鎮是古時昌化縣治所在。明嘉靖年,唐昌即(昌化縣)設四鎮,河橋因“邑水口形勝商務獨冠唐昌”被列為首位,至今鎮門上“唐昌首鎮”猶可見。
河橋古鎮,長達1300多年的歷史,明朝嘉靖年間,這里人口稠密,商貿繁榮,文化昌明,又因為地處 三江 交匯處,所以被稱? ??“唐昌首鎮”。有橋必有水,水路通航,古時“河橋一帶,幾里許,煙火不下千家”。歷來是浙西商業集市,如今雖歷經歲月變遷,古跡名勝已不復往日盛景。
河橋老街 是古鎮的象征,是古鎮文化最直接的反映。老街 南北長近2000米、寬5米,皆用條石、鵝卵石鋪筑。古街兩旁有100多家店鋪,具有清末民初傳統建筑風貌,還留存著當年店鋪林立的痕跡……
河橋老街上的店鋪也還保留著當年“前店后坊”的風貌,能看到“許益隆”、“積善堂”、“柴志振”、“胡森盛”、“惠元堂”、“昌南警所”、“悅路轎行”等老店。通過這些頗有歷史味道的排門院墻,還能回味古鎮當年的氣派與輝煌。
在這里,清末的老樓還在,老街上的太平溝是古鎮最具特色的一處景觀。水從蒲溪引進,流進家家戶戶的門前,寬一米,深兩米,露在上面的石條與路面平齊,有榫卯,每隔一段設有明井,砌石階,便于居民取水、淘米、洗衣、消防。
如今的河橋,依舊是以清末、民初的徽派民居為主,中間夾雜了一些民國時期的建筑,基本保留了古鎮的原貌。
一條長街上,彎曲的街道,高低的房檐。鎮既是街,街便是鎮。在時光里靜靜流淌,有著最美好的記憶。
3. 太平溝旅游風景區
有"榆溪勝境"之譽的青云寺建在青云山上,青云山山體突兀挺拔,自然向南延伸,與南側的小山連為一體,山下穿境而過的青云河則呈S型環抱,宛若乾坤八卦圖。從遠處眺望,青云山就如一只匍匐前行的大神鰲在探頭汲水。
青云寺始建于明代,三遷而至今址,東側的青云觀為道教建筑,建筑結構緊湊,殿宇參差,前后殿宇共分三進,每進又分三院,三排并列,九院相通;西側的青云寺為佛教建筑,建筑結構疏朗、建筑規整,三進院,有仿歐式建筑風格的講經堂,大雄寶殿和藏經閣。
整個寺院建筑呈“東”字形。由南向北,漸次升高。
寺觀內有殿堂廳閣289間,大小神像兩千多尊,彩繪壁畫一千多幅,石刻石碑石雕兩千多件,鐘鼓樓3對,木牌樓兩座,戲臺一座,清風樓一座,萬佛塔一座。
整個寺觀建筑風格氣勢磅礴,莊嚴肅穆,在青云寺觀漫步則有“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之寓意,如果想“青云直上”那一定要去攀登寺觀正前方267層臺階的神路,如果想“獨占鰲頭”那一定去登登南邊的小山,青云寺是陜北地區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國家級3A級旅游景區。
4. 太平溝景區電話號
0466是鶴崗市區號。
鶴崗市,黑龍江省地級市。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大界江、大森林、大冰雪、大濕地、大農業、大礦山、大石林,原生態保存良好。龍江三峽是黑龍江省十大旅游景區之一,有3個國家級原始森林公園、國家礦山地質公園,以及黑龍江流域博物館、名山旅游名鎮、太平溝黃金古鎮、金頂山石林、葦場濕地等風景區,市區有“五湖一河”濱水景區。
5. 太平溝風景區
鶴崗的旅游景點:鶴崗國家森林公園、太平溝、將軍石山莊、小興安嶺原始森林公園、名山島風景區、黑龍江三峽、名山島俄羅斯風情園、天水湖公園葦場丹頂鶴自然保護區等。
6. 太平溝風景區游玩攻略
2018西安周邊最詳細賞花攻略!
1.環城公園
西安環城公園是一處包括明清西安城墻、護城河、環城林帶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公園,具有獨特的風貌,是西安獨有的公園景觀。城墻下,護城河兩岸,890畝環城林帶郁郁蔥蔥,護城河水青草綠。公園中河、林布局與城墻協調一致,相得益彰。園中不僅建有亭廊、雕塑、詩碑等隱于花草之中,使人輕松愉悅,還有? ??游船等設施可供泛舟城河,更添樂趣。每年3、4月份迎春花、桃花綻放,吸引了眾多市民休閑。
2.西安植物園
景點介紹
西安新植物園建設了獨具三秦特色的秦嶺園、絲綢之路園、華山巖石園、遺忘園、系統園、薔薇園、百卉園、水景園、兒童園、本草園等11個專類園以及覆蓋園區的互聯網+數字植物園系統。目前,每年入園的體驗者達到80萬人次。
地址: 南三環與長鳴路交叉口西南角
乘車指南:12路、26路、503路終點站下車即到;44路、407路、720路鐘研所下車向南200米
3.興慶宮公園
景點介紹
漫步興慶宮公園,湖畔柳枝垂,小鳥枝頭唱,這里散發出植物、鮮花的芬芳會讓人心中豁然開朗。小橋、流水、山坡、古建筑,欣賞美景隨意而坐,旁邊都會有參天大樹相伴,賞美景之時還可感受這里厚重的歷史。每年4到5月,興慶宮公園內的木香花、郁金香、牡丹花競相綻放,屆時更有一番獨特美景。
木香花因花開時香飄很遠,在一些地方還被稱為七里香或十里香。屬于薔薇科、薔薇屬常綠或半常綠攀援藤本植物,有濃郁的芳香,花期4月至5月,從開到謝約15天。
乘車路線:教育專線、7、45、402、410、512、800、910路到“興慶公園”站下車。
4.西安牡丹苑
景點介紹
西安牡丹苑內花卉品種以牡丹為主,雖然現在牡丹還未大量盛開,但是其中的綠地林帶也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天然氧吧。這里共種植牡丹35種約24000余株,芍藥等其他喬灌木及地被植物80余種,合計12萬余株。以牡丹為主題的各類植物巧妙結合,彰顯了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的園林景色,可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以國花臺為中心,東西、南北兩條軸線為兩軸,東西兩側各有兩個牡丹文化展示區和牡丹觀賞區,展示物態的牡丹和人化的牡丹,園區內不僅植物景石配置相映生輝,而且各種仿唐建筑如剪云池、溢香亭、史話林廣場、國花臺、牡丹圖騰柱、仿唐牌樓、神道、盛世牡丹花廣場等,也與牡丹為主題的各類植物巧妙結合,彰顯了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的園林景色,達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觀效果。
乘車路線:乘坐公交二環1、2號線,800路、207路212路、15路等到昆明路東口下車到達。
5.西安小峪
長安區小峪的桃花、油菜花十分嬌艷,每年春天沿著小峪河谷逆流而上,可以到達桃花谷,散落在山間的野生桃花更能展示生命的頑強與美麗。西安游客可以通過子午大道和西灃路到達。
自駕線路:西安——丈八東路——子午大道—25公里—環山公路(玉山方向)—15公里—小峪口—2公里—小峪。6.西安交通大學
交大最著名的就是櫻花了,風一吹,櫻花飄落一地,隨風飄散,美化了春天。每年的3月底4月初,旖旎春光里的爛漫櫻花是西安交大最美麗的景色。
乘車線路:市內乘21、22、23、24、601、609、610、K606、237、715、720直達
7.西安高新區
櫻花賞花地點:高新二路
玉蘭賞花地點:高新一路、碩士路
最佳觀賞期: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
高新區可以算是西安寫字樓群里最像“世外桃源”的地方了。高新一路是紫色的玉蘭花;高新二路是唯美浪漫的粉櫻花;碩士路則是白玉蘭。一到開春,玉蘭花首先開放,花還沒開幾朵,玉蘭香卻已經蔓延在整條街道。
而最美的就是三月中下旬到四月盛開的各色櫻花,粉紅、桃紅、雪白的櫻花層層疊疊,陽光下仿若來到了新海誠的櫻花國度。玉蘭
最佳賞花期:3-5月
花語是“報恩”的玉蘭,迎風搖曳,神采奕奕。白玉蘭和紅玉蘭都是古城西安春天里最亮麗的一道? ??。在西安各條街道和各個園林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觀賞地點:青龍寺、師大、南五臺彌陀寺
青龍寺:西安市鐵爐廟村北
乘車路線:19、400、606、607、41、45、118、521、237路等公交車到青龍寺下車
師大: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南路199號
乘車路線:19/K19、44、215、229、239、323、408、504、527、600、600區間、603、K631、704路燈公交到吳家墳下車
南五臺彌陀寺:南五臺街道星火村(近南五臺景區西入口)
乘車路線:500路,在南五臺(關中民俗博物院)下車;乘坐4-04,在五臺景區下車桃花
最佳賞花期:3月-4月
桃花的花語:象征著愛情的俘虜。春天是戀愛的好季節,去南山沉浸在接天無垠的桃花之海中吧,在這樣的美景下誰的心能不被俘虜呢?觀賞地點:王莽桃園、桃溪堡、六村堡桃花園
六村堡桃花園:西安市未央區六村堡豐產路(近石化大道)
乘車路線:沿途乘坐223路、234路、912路、226路、713路。乘坐600、236、238、310、
228、618等路公交車道張家堡站下車,換成234到六村堡桃源觀賞區。
王莽萬畝桃園:王莽街道(近太乙宮東小峪口)
乘車路線:4-19路、923路、環山旅游2號線等,(附近車站:清水頭北村、王莽園藝場、水寨村、小峪口、三官堂)
桃溪堡: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桃溪堡村
乘車路線:4-19、917、905路韋曲南站可坐,923路國展中心,明德門可坐到桃溪堡村下車櫻花
最佳賞花期:3月中旬-4月中旬
象征著愛情的櫻花花語是幸福,如她般美艷的盛開卻瞬間決絕的結束,是每對戀人和愛花之人不可錯過的時刻!觀賞地點:青龍寺、交大
交大:陜西省西安市咸寧西路28號
乘車路線:西安交通大學北門位于咸寧西路28號,公交站牌為“興慶宮公園”,公交有:教育專線、800、402、351、410、607、7路等。
青龍寺:西安市鐵爐廟村北
乘車路線:19、400、606、607、41、45、118、521、237路等公交車到青龍寺下車郁金香
最佳賞花期:3月上旬-5月
郁金香之美就是其花語:愛和高貴!這一份愛和高貴里,沒有荷蘭,只專屬于西安。這一份盛開只為驚艷!觀賞地點:植物園、興慶公園
植物園:陜西西安市雁塔區翠華南路17號
乘車路線:503、12、23、26路公交到植物園站下車
興慶公園: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咸寧西路55號
乘車路線:教育專線、800、402、351、410、607、7路等到興慶公園站下車紫荊花
最佳賞花期:3月-5月
親情、和睦、家業興旺。因“其木似黃荊而色紫,故紫荊,俗名籮筐樹,又叫紫珠,葉圓心形,春開紅紫色花。觀賞地點:太平國家森林公園、連珠潭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陜西省西安市戶縣灃京路26號
乘車路線:大雁塔北廣場乘坐環山旅游一號線
連珠潭: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210國道太平溝村段(灃峪口南16千米處)
乘車路線:水司汽車站坐922路到豐???,步行或者搭乘當地面包車前往杏花
最佳賞花期:3-4月
疑惑 ,少女的慕情。其實反映的感情差不過,想一下少女情竇初開的時候不就是疑惑的感覺嗎。
觀賞地點:戶縣、華胥杏花谷
戶縣:渭河現代農業示范區
線路推薦:可乘911路公家先到達戶縣,然后乘坐當地公交車到達。
華胥杏花谷:西安藍田縣華胥鎮蘇家坪、上許村、下許村一帶
自駕路線:從西安上滬陜高速,從華胥/洩湖出口下高速,向華胥鎮方向即可到達薰衣草
最佳賞花期:3-5月
相傳很久以前,天使與一個名叫薰衣的凡間女子相戀。為她留下了第一滴眼淚,翅膀為她而脫落雖然? ?使每天都要忍著劇痛,但他們依然很快樂??煽鞓泛芏虝?,天使被抓回了天國,刪除了那段他與薰衣那段快樂的時光,被貶下凡間前他又留下一滴淚,淚化作一只蝴蝶去陪伴著他最心愛的女孩。而還在薰衣傻傻地等著他回來,陪伴她的只有那只蝴蝶。日日夜夜的在天使離開的園地等待,最后,化作一株小草。每年會開出淡紫色的花。它們飛向各地,尋找那個被貶下凡間的天使。人們叫那株植物“薰衣草”
薰衣草的花語等待愛情,草是一種馥郁的紫藍色的小花。它就像它的所在地一樣具有浪漫的情懷。
觀賞地點:灃東農博園 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的薰衣草莊園
灃東農博園:長安區 灃東新城灃涇大道中段
賞花路線:灃東新城斗門鎮灃涇大道旁(魚斗路與韋斗路十字向西500米)
薰衣草莊園: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
自駕路線推薦:
西安方向:繞城高速——西漢高速——澇峪口下高速——關中環線——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
子午大道——關中環線——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
西萬公路——關中環線——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
公交線路推薦:
大雁塔北廣場——環山一號線——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
西安市汽車站——西安至譚家寨班車——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油菜花
最佳賞花期:3月中旬-4月下旬
油菜花的花語是加油,由于油菜籽的出油率是最高的,所以這樣的花語有沒有很貼切!觀賞地點:楊莊、六村堡、戶縣、藍天縣楊莊:長安區楊莊
乘車路線:緯二街乘坐920,到引鎮北站下車,步行至引鎮南,乘917路到楊莊站下車。
自駕路線:沿曲江路行駛,隨后上包茂高速,至太乙宮立交下高速后向東沿107省道行駛,到甫十路路口后向南行駛即到。
特色:楊莊油菜花這些年已經頗有名氣,在楊莊的許家溝水庫邊,有大片的油菜花地,同時不遠處的幾座山峰,也讓景色更有層次,在水庫邊垂釣,不時抬頭看看風景,頗有情調。六村堡:六村堡立交八興灘
公交路線:市圖書館乘坐522路,至八興灘站下車。
自駕路線:沿棗園西路向西,至三橋立交向北沿西三環行駛至六村堡立交即到。
特色:雖然面積不大,但是這里算是離市區最近的油菜花地了,除了賞花,還可以挖挖野菜,屬于都市里難得的世外桃源。戶縣:戶縣太平口村
公交路線:國展中心乘坐環山旅游一號線,至草堂寺站下車,在草堂寺南口乘坐921路,至太平峪口站下車即到。
自駕路線:沿西太路向南行駛,至正泰路后繼續向南即到。
特色:除了花海,村口的老人也很健談,由于好多游客來此照相,老爺子高興極了,感覺自己的油菜花要出名了,比起那些在自家菜地里拍照就收幾塊錢報酬的“習俗”,這種淳樸讓人感動。藍田縣:將軍嶺
自駕:沿環山路向東行駛,行駛至將軍嶺隧道口前右拐上山。
特色:上山的路較陡,彎也很急,提醒大家小心駕駛。山上的油菜花錯落有致,雖然沒有一望無際的壯闊,但是卻似一塊塊毯子鋪在了大地的曲線上,很有溫柔的味道。
環山公路與312國道交叉口
自駕:沿環山路過將軍嶺隧道,繼續向東行駛至與312國道交叉口后繼續向前1公里處向右拐。
特色:這里沒有山的“干擾”,一望無際。藍田縣大洋峪、小洋峪
自駕:從楊莊沿107省道向東,到岱峪鎮往右拐,進入岱峪鎮后,沿西坡村、牛心峪村一路向南行駛即到。
特色:這里的油菜花和麥子是間隔著播種的,開花后,很像大塊的拼圖。賽峪口
自駕: 沿環山路跨過312國道,繼續向東走,快到“藍田猿人”景區前,找去賽峪口的路即可。
羅定市太平鎮:瀧州古城 人文太平
自去年以來,羅定市太平鎮緊扣美麗圩鎮“五美”發展目標,圍繞“瀧州古城,人文太平”的定位,按照“一帶三廊(“一帶”是太平河濱水景觀帶,“三廊”是沿圩鎮主要道路綠化帶形成的三條綠化廊道)串多點,生態綠楔引入城”的思路,對面積2.2平方公里的圩鎮精準發力,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入手,著力推進規劃設計底色、民生福祉本色、城鄉面貌景色、產業發展特色、基層治理活色的“五色攻堅行動”,全速推進美麗圩鎮創建。
■傳承開拓
擦亮規劃設計底色
規劃編制先行是基礎。太平鎮在美麗圩鎮創建中始終堅持規劃先行,兼顧長遠目標與當下短板,兼顧歷史文化與群眾需求,精準發展定位,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編制了《羅定市太平鎮總體規劃(2013-2030)》《羅定市太平美麗圩鎮建設專項規劃編制》,做到一張藍圖干到底,確保執行有力、落實到位。
空間布局優化是核心。結合圩鎮現狀布局特點、地形地貌和鎮區的性質,太平鎮按“一心、三軸、六組團”的空間結構,確定了圩鎮擴容發展“東進、北拓、南延”戰略,“一心、一軸、二帶、多廊點”的綠地系統結構布局以及圩鎮“一帶三廊串多點,生態綠楔引入城”的景觀結構布局。
改造后的城東大道
人文深度挖掘是載體。太平鎮至今仍保留大邏營、瀧州古城、引太水閘、傍城崗碑刻等7處被列入羅定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文物,現規劃在鎮建設文化展示館,將遺留下來的古建筑、古文物、古遺跡展示出來,以文化人,春風化雨,涵養人心。同時,為提升文化軟實力,完善了圩鎮一河兩岸的文體設施,建起了配套8000多冊圖書的文化站, 投入100多萬元在新橋頭打造了長約60米的宣傳長廊,在府前路、過境公路燈柱、太平中學背路燈制作宣傳廣告牌、中國結等200多個。
雙角村石人像,唐朝以前立。石人露出地面高2.5米,胸圍1.7米,頸圍1.35米,有髻,像一位唐代貴婦。據傳山上原有石人兩個,今村中存有另一石人的腳箍。2011年2月公布為羅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補齊短板
筑牢民生福祉本色
全方位提升立體空間。圩鎮整治覆蓋“空中、地上、地面、地下”全方位進行提升。對府前路、城東大道、麗塘大道的架空通訊、網絡、有線電視、電力等“四網”三線亂拉亂掛開展“空中”線路整治,累計12公里。對城東大道兩邊的房屋進行建筑外立面整治,并增加標牌標識,在三軸完成了9.3公里的人行道階磚鋪設、三廊綠化帶9.5公里,統一廣告招牌150多個,營造文化氣息的“地上”改造。對主街道進行地面改造,累計鋪設了72600平方米柏油路面,劃定了600多個停車位。完善圩鎮內雨污分流17公里、給排水功能16公里,組織整治圩鎮集貿市場,累計開展“六亂”整治800多處,全部達到“三有、四無”(有環衛設施、有保潔人員、有管理人員,無衛生死角、無亂堆亂放、無流動攤點、無違章搭建),實現干凈整潔有序的“地下”改造。
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從教育協會到羅定市首個鎮級教育基金會,在捐資助學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的鄉賢和社會熱心人士的關心和支持下,截至目前,累計籌集4500多萬元用于支持羅定市太平鎮中小學校建設、歷年發放助學獎學獎教金,全面推進創建教育現代化先進鎮工作。同時,進一步優化了中小學校的布局調整,引入企業興辦啟航幼兒園,有效增加了優質學位,緩解了入學難的壓力。太平衛生院升級改造加快推進,綜合科正式開科,為人民群眾提供優美的就醫環境。加大優質養老服務供給, 積極探索居家養老新模式,新建3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突出重點
提升城鄉面貌景色
推進圩鎮擴容提質。太平鎮注重以人為本,產城人融合,全面盤活圩鎮閑置土地、資源、資產,充分利用太平河貫穿圩鎮的地理優勢,在沿河一帶打造集精品商業住宅、優質中小學校、醫院、商貿、農貿市場、文體廣場等于一體的“優質生活圈”。圩鎮常住人口達18000多人(全鎮常住人口40591人),大大提升圩鎮“集聚度”,促進農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鎮化。
黨建廣場
做好“水文章”。為貫通太平河水岸空間,優化水質環境,完善便民設施,實現碧道、綠道、慢行道互聯互通、成網成片,滿足群眾“水岸游憩”的向往,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對太平河段進行整治,河道清淤、新建堤防累計6公里,新建穿堤水涵閘10座,改造陂頭1座,形成一條“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水景觀長廊。投入40多萬元,借鑒云南玉溪、浙江德清的黨建文化園建設經驗,在太平“一河兩岸”規劃打造“黨建主題文化長廊”。
一河兩岸打造黨建主題文化長廊
打造特色農貿街。在沿江西路以生態碧道為背景,融合本土文化元素和特色,新建標志性農貿街牌坊,打造集吃、行、游、購、娛于一體的1.5公里特色農貿街。特色農貿街劃分水果蔬菜區、特色小食區、工藝品區、成衣市場區,各功能區的商家盡情展現商品特色,既有含風俗習慣、祖輩傳承的老工藝,也有最新流行的新產品,極大地繁榮了商業交流,豐富了居民的生活,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特色農貿街
■多措并舉
彰顯產業發展特色
依托自然優勢,把農業產業規?;鳛?a href='/nongyefazhan/' target=_blank>農業發展提質增效的突破口。依托“廣東省蠶桑專業鎮”的資源、品牌優勢,在雙角村打造8000畝的農業產業園,推動農業與休閑旅游、飲食民俗、教育體驗、健康養生、加工生產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太平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優良的生態環境,宜種宜養,堅持“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在太東、洞美、古龍、太西、太北、西良、鎮安等村構建了稻米、辣椒、南藥、百香雞等“1+N”的種養發展項目,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水稻種植基地
蠶?;?/p>
辣椒種植基地
南羅百香雞養殖基地
挖掘資源優勢,把培育新興業態作為提升產業基礎的切入口。選址于大汶塘引進的羅定市福第豆豉雞產業園項目,以打造成為國家級產業園(帶)為目標,計劃投入20億元致力于打造種養、加工、銷售、觀光于一體的農業產業鏈。在原有養殖巴戟雞、三黃雞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種植規模,計劃新增豆類種植、養雞基地約5.5萬畝,帶動臨近鎮、村農戶4萬多戶,增加就業5000多人,為每戶農戶年收入增加8000多元,促進農業就近就地產業化、農民就近就地就業。同時,規劃設計農產品種養示范基地觀光線路,打造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試業中的羅定市福第豆豉雞產業園
■黨建引領
激發基層治理活色
太平鎮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美麗圩鎮創建的新思路,發揮“一統攬,兩作用”的機制,全體黨員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推行“黨建+微網格”的治理模式,以“網格長+專業網格員+N個聯絡員”推動創建工作精細化,形成“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的治理體系格局。1200余戶6000余名黨員下沉到基層,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并根據創建的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再作優化,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的機制?!?/p>
下一步,太平鎮堅決貫徹落實云浮市委“4321”工程,以“三個就近就地”為目標,以這次美麗圩鎮創建專項競賽為契機,總結競賽經驗,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堅實的作風,科學謀劃深化創建,推進太平引太工程管理處到渡頭橋14.5公里瀧江碧道建設,增設配套公園、棧道、驛站等游憩設施,推進“人文+生態”美,實現濱水空間的高效利用;同時完善河灘生態修復,結合防洪排澇的水安全需求打造生態宜居、親水樂活的濱水景觀帶,形成“人文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水景觀長廊,提升太平鎮宜居城鎮品位,讓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p>
點擊太平:
羅定市太平鎮位于羅定市南部,東與羅平接壤,南與信宜市交界,西、北與羅鏡毗鄰,是一個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美麗小鎮。隋大業三年(607年)至唐武德四年間,太平又稱瀧州城,俗稱古竇州。明萬歷五年至清末隸屬羅定州二都。鎮駐地清末建圩時取名太平,寓意:民安物泰,從此不受干擾。近年來,太平鎮先后榮獲“廣東省教育強鎮”“廣東省技術創新專業鎮(蠶桑產業)”“廣東省宜居鎮(街)”“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蠶桑專業鎮”“云浮市文明鎮(街)”等稱號。
來源 | 云浮發布
編輯 | 黃冬泳、黃譯儀
監制 | 覃俊杰、呂健新
審核 | 廖升
宣城太平湖風景區 宣城市太平湖
1. 宣城市太平湖
沒有污染
青弋江,中國長江下游支流。古稱“清水”、“泠水”或“涇溪”、“涇水”。唐及北宋時稱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a href='/ningguo/' target=_blank>寧國府志》記載:“青弋江古名清水,一名泠水,又名清弋水。稱其為清弋江,是因為它發源于黃山,會石臺、太平、旌德、涇縣諸水后,河身漸廣,春暖水漲,波濤洶涌,故曰江?!?/p>
青弋江源出中國安徽省黟縣黃山北麓,源頭主河為清溪河(美溪河),經石臺縣、黃山區,于周家坦注入陳村水庫(太平湖),出陳村水庫流經涇縣(此段原名施溪河)、宣城、南陵、蕪湖等地,于蕪湖市區入長江。安徽省志載:青弋江全長275千米,有大小支流30余條,流域面積8178平方千米,(蕪湖市志(1999年版)、蕪湖縣志、南陵縣志:在關門洲注入長江,全長291公里,有大小支流23條,流域面積4340平方公里。)是安徽省境內,也是長江下游最大的一條支流。
2. 安徽宣城太平湖
太平湖地處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西北部與宣城市涇縣接壤,介于黃山、九華山之間,水域面積88.6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為24億立方米。太平湖雖然不直接流入長江,但它還是有通道與長江相連的,因此說,太平湖地處長江流域。
3. 太平湖是黃山還是宣城
安徽省位于中國東部,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45%。
以下是安徽十六個地市面積排行:
1、六安
14990平方公里。
2、安慶
13590平方公里
安慶,古稱舒州,別稱宜城,簡稱“宜”。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處, 安慶素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素有中國“黃梅戲鄉”之稱,國粹京劇的起源地。
3、滁州
13398平方? ?里
滁州,簡稱滁,古稱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省轄市,地處長江下游北岸,長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東部,蘇皖交匯地區。全市設2區、管轄4縣、代管2縣級市,常住人口393.8萬。
景點:瑯琊山 ,狼巷迷谷景區 ,明皇陵 ,吳敬梓紀念館,鼓樓風景區 等。
4、宣城
12340平方公里
宣城,簡稱宣,古稱宛陵、宣州, 地處安徽省東南部,東臨浙江省杭州、湖州,南倚黃山,西和西北與池州市、蕪湖市毗鄰,北和東北與馬鞍山及江蘇省南京、常州、無錫接壤,處在滬寧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線上,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一翼,是中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和資本轉移的前沿陣地,皖蘇浙交匯區域中心城市,東南沿海溝通內地的重要通道。
景點:中國鱷魚湖,龍川,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太平湖,水西國家森林公園等。
5、合肥
11445.1平方公里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也是國務院批準確定的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制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合肥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淮之間,環抱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于該地而得名。
合肥市版圖總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全市下轄4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設有4個開發區,城區建成區面積403平方公里,全市常住總人口779萬,其中城鎮人口548.4萬人,城鎮化率70.4%。
景點:三國遺址公園 、紫蓬山景區 、合肥野生動物園 、徽園 、三河古鎮景區等。
6、黃山
9807平方公里
黃山市隸屬于安徽省,古稱新安、歙州、徽州,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為“三省通衢” ,西南與江西省景德鎮市、婺源縣交界,東南與浙 江省開化、淳安、臨安縣為鄰,東北與安徽省宣城市的績溪、旌德、涇縣接壤,西北與池州市的石臺、青陽、東至縣毗鄰。1987年廢除徽州建制,以境內山岳“黃山”之名設立地級市。
截至2015年7月,黃山市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下轄3個區、4個縣。2015年末,黃山全市常住總人口137.37萬人。
景點:黃山景區、光明頂景區、翡翠谷景區、西遞景區、宏村景區等。
7、宿州
9787平方公里
宿州,簡稱“蘄”,別稱蘄城、宿城,安徽省轄市。位于安徽省東北部,是長三角城市群、中原經濟區重要節點,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組群城市,安徽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是安徽省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全國網球城市、宜居城市,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樞紐。
宿州襟連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門,有徐南形勝、淮南第一州、奇石之城、馬戲之鄉、酥梨之都等美譽。東鄰宿遷、徐州,西連商丘、淮北,北扼菏澤,南接蚌埠。截至2015年底,宿州市轄1個市轄區、4個縣,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4.1萬人。
景點:金寨皇藏峪景區 、突山景區 、乾隆御植園景區、宿州林探花府景區、五柳景區等。
8、阜陽
9775平方公里
阜(fǔ)陽,簡稱阜,別名潁州、汝陰、順昌,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西北部與河南省周口市,西與河南新蔡縣相鄰,西南部與河南信陽市接壤,北部、東北部與亳州市毗鄰,東部與淮南市相連,南部與六安市隔淮河相望。
阜陽位居豫皖城市群、華東經濟圈、大京九經濟帶的結合部,長三角經濟圈的直接輻射區,中原經濟區門戶城市。是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過渡帶,具有承東接西、呼南應北的獨特區位優勢,是安徽三大樞紐之一。
景點:八里河景區 、迪溝景區 、阜陽生態樂園景區 、阜陽生態樂園景區、潁州西湖景區等。
9、亳州
8374平方公里
亳州,簡稱亳,別稱譙城,安徽省地級市。亳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自秦時置譙縣以來,歷經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縣建制,其間魏皇初 二年(221年)封譙郡為 “陪都”。元至正15年(1355),劉福通起兵反元,擁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宋”政權,以亳州為國都。亳州成為三朝古都之地。
景點:渦陽天靜宮景區、亳州花戲樓景區、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景區 、亳州白衣律院景區 、忠武祠及馬公府景區等。
10、池州
8271.7平方公里
池州,別名貴池、秋浦,安徽省轄市,是長江南岸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也是安徽省“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核心區域。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與安慶市隔江相望,南接黃山市,西南與江西省九江市為鄰,東和東北分別與蕪湖市、銅陵市、宣城市接壤。截至2014年3月,轄貴池區、東至縣、石臺縣和青陽縣,總面積8272平方公里,人口162萬。
景點:九華山景區、九子巖景區、杏花村景區、石臺縣牯牛降景區、石臺縣牯牛降景區等。
11、蕪湖
6026平方公里
蕪湖,簡稱為“蕪”,別稱江城,安徽省地級市、雙核城市。地處長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是華東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國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15年,蕪湖市下轄4個市轄區、4個縣,4個國家級開發區,總面積602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65.4萬人。
景點:仁奇峰森林旅游區、赭山公園赭山、天門山、奎潭湖、珩瑯山等。
12、蚌埠
5952平方公里
蚌埠,簡稱蚌,別稱珠城。是安徽省下轄市,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地級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設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龍子湖區四個市轄區,管轄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三個縣。民國時期曾是安徽軍政府駐地和鳳陽縣政府駐地??偯娣e5952平方公里,總人口376萬多。
景點:張公山公園 、垓下遺址 、大鞏山、花鼓燈嘉年華、涂山風景區等。
13、淮南
5571平方公里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濱,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 、“五彩淮南”之稱,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合肥經濟圈成員之一?;茨蠚v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西漢時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首置淮南國,后劉安在八公山招賢納士,著書立說,編纂了千古名篇,被稱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的《淮南子》,發明了華夏美食豆腐。
景點:八公山風景區、上堯國家地質公園、壽縣古城、鳳臺茅仙洞、淮南影視城等。
14、馬鞍山
4049平方公里(2015年)
馬鞍山,簡稱“馬”,中國安徽省地級市,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1956年10月12日設立,現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戶籍人口227.7萬人,常住人口222.9萬人。
景點:采石磯、三國文化公園、青山李白墓、濮塘風景區、小九華山等。
15、銅陵
3008平方公里
銅陵市,別名定陵、義安,安徽省轄市, 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游,北接合肥,南連池州,東鄰蕪湖,西臨安慶,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 2016年6月,國務院批復,國家發改委網站全文發布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銅陵入選并納入其中。
景點:天井湖、大通古鎮、螺絲山公園、老洲島、鳳凰山風景區等。
16、淮北
2741平方公里
淮北,簡稱“淮”,古稱相城。安徽省地級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北接蕭縣,南臨蒙城,東與宿州毗鄰,西連渦陽縣和河南永城市。南北長150千米,東西寬50千米,總面積2802平方千米??側丝?15.9萬人(2014年)。轄相山區、杜集區、烈山區3個市轄區、和濉溪縣1個縣。
景點:龍脊山、淮北相山公園、淮北古茶鎮、淮北顯通寺、淮北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等。
4. 太湖離宣城多遠
指安徽長江以南地區,蕪湖、宣城、馬鞍山、銅陵、池州、徽州(黃山市)六市,安慶市有時也被認為是皖南,安慶境內的天柱山(古稱皖山)為界,認為天柱山以南為皖南。皖南是安徽省重要的經濟和旅游中心。沿江工業區蓬勃發展,皖江經濟帶崛起騰飛,人文景觀豐富。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主要地區為長江流域,徽州地區為新安江流域。
安徽省淮河以北的縣市以及跨淮的縣市,包括安徽省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陽、蚌埠、淮南六市的全部行政區域。
5. 宣城天湖鎮
市轄區(六縣一區) 區名 面積(k?O) 人口(萬) 郵編 政府駐地 下轄鄉鎮 A,宣州區 2533 77.25 242000 疊嶂中路 濟川街道 鰲峰街道西林街道 澄江街道敬亭山街道 雙橋街道 飛彩街道金壩街道 水陽鎮 水東鎮 孫埠鎮 貍橋鎮向陽鎮 朱橋鄉周王鎮 楊柳鎮 沈村鎮洪林鎮 古泉鎮養賢鄉 寒亭鎮 新田鎮 文昌鎮 黃渡鄉溪口鎮 五星鄉 縣級市 市名 面積(k?O) 人口(萬) 郵編 政府駐地 下轄鄉鎮 1,寧國市 2447 37.69 242300 河瀝溪街道 西津街道 河瀝街道 南山街道 天湖街道 汪溪鎮 竹峰鄉港口鎮 中溪鎮云梯畬族鄉 南極鄉 寧墩鎮萬家鄉 梅林鎮 仙霞鎮霞西鎮 青龍鄉 天湖鎮方塘鄉甲路鎮 胡樂鎮 縣 縣名 面積(k?O) 人口(萬) 郵編 政府駐地 下轄鄉鎮 2, 郎溪縣 1105 32.06 242100 建平鎮 建平鎮十字鎮濤城鎮梅渚鎮南豐鎮東夏鎮 畢橋鎮新發鎮幸福鄉凌笪鄉姚村鄉飛里鄉 3, 廣德縣 2165 48.72 242200 桃州鎮 桃州鎮柏墊鎮誓節鎮邱村鎮新杭鎮盧村鄉 東亭鄉四合鄉楊灘鄉 4, 涇縣 2059 29.96 242500 涇川鎮 丁家橋鎮云嶺鎮琴溪鎮汀溪鄉桃花潭鎮 蔡村鎮 昌橋鄉茂林鎮涇川鎮榔橋鎮黃村鎮 5, 旌德縣 905 12.00 242600 旌陽鎮 蔡家橋鎮三溪鎮白地鎮云樂鄉興隆鄉 孫村鄉旌陽鎮俞村鄉廟首鎮版書鄉 6, 績溪縣 1126 15.61 245300 華陽鎮 華陽鎮長安鎮伏嶺鎮上莊鎮板橋頭鄉 揚溪鎮家朋鄉臨溪鎮瀛洲鄉金沙鎮荊州鄉
6. 宣城 太湖
湖州,浙江省轄地級市,地處浙江北部,浙蘇皖三省交匯處,地處東經119°14′—120°29′,北緯30°22′—31°11′之間,東鄰嘉興,南接杭州,西界安徽宣城,北瀕太湖,與江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是環太湖地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處在太湖南岸,東苕溪與西苕溪匯合處。
7. 太平天國宣城
宣城人的結構比較復雜,特別是太平天國運動后,宣城本地人急劇下降,清政府主導了? ??場人口大遷徙,導致人口結構的復雜。
當前宣城人祖籍主要包括此地人,祖居宣城,屬于吳越派系,主要分布在宣城l水陽,寒亭古泉等地;清朝晚期遷居至宣城的湖北籍、河南籍外省人,主要分布于宣城東南部;另外就是零散遷入宣城的,包括長江以北的安徽其他地方的,宣城統稱為江北人,還有就是從安慶遷入宣城的人口也不少,主要是沿河居住。
8. 宣城太平縣
宣城不屬于徽州,歷史上宣城是江南大城,唐之前基本上可算江南最大城市,曾管轄包括南京,臨安,甚至徽州在內的廣大地區。
唐以后,南京,杭州開始崛起甚至超過宣城,宣城歷史上曾十次相當于省會城市,直至明朝宣城仍是全國少有的大城市,但清朝爆發太平天國起義,宣城戰亂頻發,后又發生瘟疫,宣城人口銳減一百多萬,從此與大城無緣。
9. 宣城太極湖村
開放中。
太極洞位于宣城廣德市新杭鎮,距縣城35km,因“洞面有紋,類太極圖”而得名。太極洞古名頗多,或稱太極真境,或稱廣德埋藏,或稱長樂洞。遠在兩漢時即已成為旅游勝地。宋明時聲名益著,被視為人間奇景。
太極洞有“東南第一洞”的美譽,坐落于安徽省長江以南的宣城廣德市,明代大文學家馮夢龍把太極洞譽為“天下四絕”之一,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是中國最有名的道教道場之一。